新歌歌词下载,兰亭序歌词,七里香歌词,后来歌词,双笙,等你下课歌词,lrc歌词下载,歌词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地图
乐趣喵歌词网
热搜:

 

专辑『AM 到天亮』的简介

  

其实做音乐不需要太多言语,就是不知如何表达才藉用音乐抒发。请原谅我写了好多字,来介绍角头音乐!为了怕您看不下去,我从一个曾做过的梦谈起。

那夜,做了一个梦。

周遭没有一点声音,我梦见了村子里两大帮派的角头,群集在五府千岁庙的两角落。

眼前,只剩下怒目相视的脸孔,午后的慵懒和被挑逗的喘息。突然一声铿锵有力的吉它SOLO,划破了原本不太明朗的天空。

霎那间,风涌奔腾,尘土飞扬,吉他应声而起,时而暧昧胶着,时而急促澎湃。两方人马纷纷亮出吉他,相互出招对飙,撒野了起来,串成一段段不愿妥协的频率。

那节奏使周遭一切改变了风貌,所有的尘烟被一场骤来的旋律洗净,我隐约听见百姓

喝采,感觉天地清白。此时天空没有痕迹,我逐渐醒来。

这是音乐角头的原始样貌。

1998年初冬夜,我把这个梦变成了一场「华山论BAND」独立乐团演唱会,我们搭了两个舞台,分为北角头与南角头,让两个乐团同时演出,感觉有点像是早期庙会前的戏班在拼戏。

也许是上了瘾,我们远离了虚妄与浮华,远离支配的形式,开始寻找台湾纵贯在线那梦中的音乐角头。从卑南山野的初春到北大武山的深秋,从都会边缘的熙攘矮巷到被繁华遗忘的部落,从犹如铁工厂般的录音室到天地无界的大地。

这些人,大都身处各地角落以角头自居,我的意思是;他们都有很强烈的创作风格及视野。当然他们的音乐创作更如百花齐放,森罗万象。如卑南山上的原住民警察陈建年,有陈达的游唱味道;如童心未泯的台南姑娘黄静雅,她的童谣总让人回荡在旧时乡间的小路;如从两性关系探讨台湾独立的张农友,旋律和他的内分泌一起在嘉南平原失调...等等。

如今,我们想把这些的成果做一系列的出版,同时把原本单纯的音乐专辑之创作动机,结合人物、风土和音乐,做多面向的延伸。里头有他们的音乐表达,有人文性的摄影记录,有他们的专访及其思想与专题探讨。

它不仅是一张完整的专辑唱片,它也是一本多角度的人文报导杂志。您可以在唱片行买到它,当然您也可以像收集杂志般地订阅它,我们两个月会出版一张,直到我们做不下去。

由于连业务都自己跑,所以刚开始在一般的唱片行可能不易寻获,得请朋友们多跑几家。或是到各地诚品书店、金石堂、新学友或比较大的唱片行一定找得到。下回我们会把全国各角头专卖店印上,便于大家购买。或者如果您经济允许,请直接订阅,陪伴我们一起成长。很奢侈地希望第一年,可以有1000个基本订户,那么录音台上的推杆推起来,手比较不会软。为了想取信于您,原本要把这一年度即将出版的专辑,做准确的预告,以利诱惑,便于您选择是否要订阅。后来发现那会阻碍了我们创作的一切可能性,会变得很形式化;好像加工厂。朋友们;就把未知,当作期待吧!如果不信任我们,请相信上帝。如果不信上帝,请相信我们都生活在这块土地。

选择了原音社的音乐当做角头音乐的创刊号,或许是因为我们过去对原住民的文化和音乐亏欠太多,了解太少。Am是吉他指法里的一个和弦,听说光是一个Am,就可以唱出很多原住民的歌谣,一直唱到天亮。于是Am成了他们在都会中情绪的基调,有种想要弹同调的意味。原音社乐团的成员,分别来自卑南、鲁凯、排湾及远从兰屿游泳过来的达悟..等等。这张专辑除了收录传统歌谣外,还有许多都会生活的心情写照与浓浓乡愁的创作作品。煽情地说;这是一张让您听了会微醺的唱片。

///

HISTORY

1993.冬 「原音社」在花莲鲤鱼潭畔成立。

1994–1995 积极参与社运及原住民运动,常在街头运动中做即兴演出。

1996 开始以乐团的方式在台北的原住民餐厅、文化活动、社会运动、电台、电视,甚至是在街头或地下道等各类场合演唱并发表创作。

1997.6 应邀参加在日本举办的国际原住民音乐祭。

1997.12 应邀参加第一届「华山论Band」乐团演唱会。

1998.1 单曲「山上的孩子」收录于「ㄞ国歌曲」,并获选中华音乐人协会四月份推

荐。

1998.2 开始录制第一张音乐专辑。

1998.6 应邀参与台北市文化艺术祭街头表演。

1999.1 与日本北海道原住民爱奴族做文化交流及演出。出版首张音乐创作专辑「Am」。期待以歌声来表达对原住民族深沈的殷切期许,让更多朋友能够听到原住民族群内心真正的声音。

STORY

小山凹

1997年夏末,大伙儿在汐止山区的茶庄欣赏夜色,进德的老婆镁玲挺着微凸的肚子还是不改阿美族女性的勤快,叫菜传杯子递碗筷总是比我们主动些,原音社这几位男士们难得的安静,让平时聒噪的志洋也无从发挥他闽南式的草根幽默,还好美英姐在,是人生的历练吧!看多了这种欲言又止的聚会,反而是她能自在地感受这小山凹的情绪;突然她说:「下雨了!」

倦怠

雨后的数日,忠实于生活与信仰的进德回到屏东继续他传道人的工作,对时报鹰又爱又恨的依布恩也在不久后回三地门教会准备继续深造,达喀尔闹则数度来回埔里、台北、高雄、屏东⋯⋯,三个月后则落脚于新竹北埔小镇;在台北喧嚣了一年多的原音社,剩下几张在汐止茶庄那一晚莫名其妙地写下的发展计划草稿,和没什么人气的后援会;有趣的是,那一阵子后,原音社收到的表演邀约突然多起来。

薪传

升上一军的晓君与小陆马上挑起表演大梁,同属台东卑南族南王社的他们,彼此并不熟,虽是亲戚,表演的默契却在台北才慢慢形成;晓君在漂流木餐厅的表演早使她成为当代卑南古调最值得期待的传承者;早熟的小陆则是经历过跑远洋、版模工、铁工厂⋯⋯等工作,被阿德碰到时是个会唱许多山地歌,却只会四五个吉他和弦的大男孩;Puyuma勇于表现的个性使他们毫不畏惧城市的纷扰,唱歌使他们加入原音社,也因为他们,原音社才能继续唱歌。

流浪

翻过了北大武山苍郁的森林,来到卑南平原的海岸;不同的原音社表演者传承着不同族群对生活与土地的看法,离开了故乡到台北发展,却同样背负着谋生的担子;泛原住民音乐热给了我们一些不定时的表演机会,却起不了实质上的经济作用;离乡背井的生活经验许多人都有,若在赚取三餐之外,还要这些人进行一些不见得有未来的理想,背后总会有些力量在支持着;各异奇趣的音乐感受,对文化的认知不一,族群关怀的角度不尽相同,这总是我们;但此时的我们生活交集在一个相同的氛围内,在每次的聚会中,一群用最简单的呼吸来唱歌的朋友,用最直接的和音来交换情绪的都市原住民。

出发

简单而直接,让我们随兴地将大多数的表演,变成台上当场练歌聚会的安排(而且还有酬劳),在听众的期待中唱了一堆的歌后,下次唱的很可能又不太一样;没有记录的现场即兴作品总在原音社的小型表演或聚会中出现(鲜少有中大型演唱机会)。1998年3月,流浪的半年的元老--达喀尔闹,带着北埔客家乡亲的礼物--平均分布在身体各处的二十公斤肥肉,再度来到令他又气又爱的台北,加上玛拉欧斯、高飞、昊恩、宏豪和永龙等人的不定期支持,晓君个人的专辑持续录制中,小陆的创作也随吉他功力的大增而有所进展,而达喀尔闹南来北往了几个月,自然累积了不少如「离开台北」之类的佳作;渐渐地,一个多样貌的原音社又活络在台大师大附近几个小型表演定点,而依照表演性质与场地的不同,我们也发展出几套呈现模式;在团员的生活都各自稳定,表演也走上点轨道之后,一年多前的某些计划,似乎有些许可能性了。

角头

与角头音乐的接触合作是在第一代元老的末期( ㄞ国音乐合辑);同样社运的背景,使我们有类似的族群文化使命感,同样是年轻人的热情,让音乐的方式可以毫不保留地沟通,但同样的主流价值边陲的出发点,叫我们一样是走得跌跌撞撞;在经过一年多得互相观察后,我们回到最简单与直接的关系中,找到了这样的默契--出一张专辑。

录音

1998年秋末,阿德和依布恩北上录音,专辑的录制使得原音社的成员有难得的机会来个大团聚;久别重逢的欢乐与喧哗,给角头录音室的隔音设备带来严厉的考验;内分泌失调的张四十三,除了亲自录音外,还主动照顾大伙儿的茶水与点心,隔着一道玻璃录音,也感受得到他想进来合唱的冲动;除了安排中的曲目外,当然少不了偶发性的创作;连续两天的录音,让众人唱得过瘾,也满足了朋友相聚的愿望;在曲终人散的隔天,四十三与我坐在监听喇叭前,经过一番争执后,一起沉重地下了个决定--重录。

摸索

经验是我们的问题,在专业奥援原本就缺乏的状态下,要求质量更是一种压力;虽然长期从事音乐工作,但我们并未如此从头到尾就唱片的每个细节一起合作过;毕竟,这不只是音乐记录,也是要对自己与消费者负责的产品;重新检讨创意与执行的落差后,我们有了更明确的分工,包括整个专辑的整体企划与内容呈现,在彼此更实际的互动参与后,原音社与角头音乐的第一次合作,总算在边学边走的过程中完成了。

AM

从1993年到今,从原运学生社团到走唱乐团,从台北街头唱到国际音乐祭;我们看到穿越山脉棱线的第一道光,鹰架上的勇士,部落的老人,海岸的浪;每当子夜低吟NA- LU-WAN,唱几首Am的歌,敬一杯朋友的泪;原音社未来到底怎样,如果下次你遇到我们,请不要给我们鼓励,直接坐下来一齐唱,因为我们都一样,所有的人都一样。

原音社团长Bai-Lang

PEOPLE

Takanow(李国雄)

1961年出生于屏东,老家在好茶部落。台大社会系毕业后,在屏东的春日国中当了七、八年的老师。怕误人子弟,在上帝的指引下,跑到花莲神学院进修。这时他开始弹起吉它,练钢琴,开始创作。原本想当一位牧师,后来发现教会跟原先的想法有段差距,便离开了神学院到台北流浪,浑噩两、三年。有一阵子他完全失踪,有人看到他在南投埔里送货。最后发现他的时候,竟然在新竹北埔一个村落的朋友家隐遁,全心创作,写一些让自己都会流泪的歌。

Kineple(许进德)

1967年出生于屏东好茶部落,鲁凯族仅存的帅哥勇士。早年从事原住民运动,长期对原住民文化及社会处境有相当程度的关注与省思。现职长老教会传道师,希望从部落的教会组织中,扎实地种下原住民文化的根基。现育有二女,当然已经结婚。

I-bun(陈俊明)

1970年在屏东山地门隘寮溪旁呱呱落地,排骨弯弯那一族。他的家是部落的望族,说明白点就是大地主。现为花莲玉山神学院研究生,他的成长都跟上帝有关,很难懂。善于搜集及诠释各族歌谣,并积极于传统曲调之传承。

Gedadeban(陆浩铭)

1974年出生于台东卑南南王村的音乐世家,他的祖父叫陆森宝,是日本时代被日本殖民政府视为瑰宝的音乐奇才。

台东农工肄业之前,都待在台东。16岁时因父亲的病疾严重,加上船约未到期,便休学代父跑船抓鱿鱼,足迹遍布各大洋。八个月后到台北做过版模、铣床,直到入伍。1997年退伍后,到Mayasont Pub唱原住民的歌,然三餐不继,常到大安森林公园过夜。之后认识了原音社的捷任,经由引荐在环球电视台找到了很合适的工作;新闻摄影助理,现已升任为摄影师。

Si-Maraos(钟启福)

生辰不详,来自飞鱼的故乡兰屿达悟族,现为新闻采访工作者,因碍于公司规定,无法提供进一步数据。

Samingad(纪晓君 )

1977年出生于台东卑南南王部落,祖母曾修花女士是目前卑南歌谣的传承代表,多次接受国外媒体及音乐采集者的采访。所以从小在祖母的熏陶下,善于传统古调的传唱。不久前刚刚考上了美容师的执照,最大的心愿是将来开一家属于自己的美容院。

Bai-Lang(郑捷任)

1968年出生于宜兰罗东,没有原住民血统,是一个比原住民还要原住民的汉人。从小就立志当专家; 画家和音乐家。读复兴美工的时候边开始和同学组团玩音乐,参加过许多的音乐大赛。当兵时在军乐队结识了许进德,开始对原住民民谣产生情感。退伍后帮一些流行唱片编曲,后来觉得枯燥无味,索性开始接一些电影、广告或剧团的配乐制作,虽常常义务赞助,却自得其乐。现为原音社的团长,偶而为了生活还会接一些不太敢说的唱片CASE。

Malheve-Lheve(柯玉玲)

雾台乡鲁凯族,玉神音乐系毕业,专注于传统部落音乐的传承与研究,为许进德的侄女。1996年在台北餐厅打工时,同原音社一起表演了一阵子,现在在屏东一家疗养机构照顾脑性痲痹的幼童。

吴昊恩

卑南族南王青年,前原舞者团员,圣经学院学生,长得像蛋饼的大活宝;民歌餐厅驻唱过的他前阵子卖了一首歌,才一万二的价钱就让他这阵子都活在充满希望的天堂;大晓君一岁就当她的舅公,酷吧!

Takanu(高飞)

台东太麻里的排湾族帅哥,每次表演时都带着吉他过来,没两下就被我们把他的弦弹断,唱没几首歌又高兴地拎着吉他回去上夜班,下次来弦又换好了;人民公仆,邹族未婚妻兰欣是本专辑Mi-Yo-Me的发音指导,愿主赐福他们。

LIVE

AM到天亮 原音社在台北常态性演出地点

◎ 柏夏瓦 师大路80巷3号 TEL:2362-2218

◎ 女巫店 新生南路3段56巷7号 TEL:2362-5494

◎ 地下社会 师大路45号B1 TEL:2369-0103

◎ 台大地下道 罗斯福路与新生南路交叉口

◎ 捷运淡水线 各捷运站

如果您想邀请原音社到您的校园、社团、餐厅、小区或是晚会上表演。

请与我们连络,不管多远,只要您也有那股想AM到天亮的冲动。

连络专线︰( 02 ) 2812-1921 李佩璇小姐。

COME ON

寻找台湾音乐角头

我知道你暗藏了一些很屌的东西,似乎没有人懂可也没人鸟你,那些东西对你很重要,尤其是在你彷徨的时刻。不过别丧气,至少你还有一些梦。如果你依然执着,相信摇滚必能改变世界之无可动摇的信念。如果你不嫌弃,可否将你的大作与我们分享,将你我的梦想拉进一点。邀请你加入角头的行列!

收买校园角头

诚征︰特约驻校角头音乐代表,音乐相关社团联系人。

工作性质︰渗透校园各角落,散播角头言论,凝聚角头鸟势力,窃据师生纯洁心灵。

待遇:杯水车薪,不无小补。

应征函件请附历传,注明应征驻校代表或社团联系人。

以上作品或应征函件径寄︰台北市111重庆北路段99号4楼 角头音乐 收或电洽 (02) 2812-1921。

P.S

本专辑之MTV伴唱带,由启航影视协助发行,请至各KTV热烈点唱。

MUSIC

用力唱歌,才能贴近祖先.........Si-Maraos。

早在ENIGMA改编阿美族歌谣老人饮酒歌,惊艳世界乐坛之前,这些尚未结社的原音社年轻团员们,已在他们的音乐创作过程里,悄悄地放进了许许多多部落歌谣的旋律。然而当初的大胆尝试,却带来部落的老人家严厉的斥责,开口直骂:你们这些年轻人,没有学校啦!(意指︰没有读书,不懂伦理),那个歌,怎么可以乱唱!快没有学校啦!你们!!

ENIGMA之后,台湾唱片掀起了一阵原住民音乐风。而这些陆陆续续加入原音社的朋友们,却开始改变了创作的情绪与态度。他们想起了当初老人家的斥责,他们发现许多在祭典时才可以哼唱或原本是庄严的祭祖、安魂等古曲,竟反复地出现在描写男女情爱的流行歌曲段落里,令他们难受。

歌谣是他们的文化,而文化必须受到对等的尊重,才能文明。或许这张唱片不仅是创作与歌声的发表,似乎他们想表达各多各多!

原住民族群,在台湾这块土地上,本无悲情之权利,亦无沉默的义务。今日「原音社」以歌声来表达对原住民族深沈的殷切期许,为族群文化的残弱虚质注入新血液。希望在听到他们用歌声向山野呼唤的同时,您也可以感受到,他们也尝试用创作与文明对话。

专辑『AM 到天亮』的作者歌手
专辑『AM 到天亮』的歌曲